close

根據 2006年康健雜誌 96 期報導,台灣腎臟病的發生率(新生病例比率)已經搶下世界第一、盛行率(存活病人比率)第二,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政府及民眾莫不尋求解決之道。因此,本文將針對多數民眾心中的疑團,提供資料,幫助大家正確認識腎臟病,以達保健的目的。

 

腎臟  

 

唯有將血清肌酸酐(Cr)、腎絲球過濾率(eGFR)、尿液檢驗、以及病史綜合判斷,才能提供完整訊息

 

目前大多數醫師及民眾仍以血清肌酸酐為腎功能的判斷標準,但這常常會高估自己的腎功能,以致錯過疾病防治的黃金時期。何以致此? 主要是因為血中的肌酐酸是來自於肌肉的代謝產物,而後經腎臟排泄。因此,當腎功能有問題,便無法完全排出肌酸酐,造成血中肌酸酐濃度上升。然而血中肌酸酐 的濃度不但與腎功能有關,也與肌肉總量有關,像在老年人或臥床病患,他們的肌肉已有萎縮的現象,血中肌酸酐濃度不大容易上升,即使血中肌酸酐濃度正常時, 並不一定代表腎功能一定正常,也有可能一大部分腎功能已經喪失了。

 

另外在1999年Levey AS 發展出MDRD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公式以推估腎絲球過濾率(eGFR),於2005年重新修正,目前普遍為臺灣醫療界引用,並作為慢性腎臟病(CKD)分期及防治的標準, 但估算台灣人eGFR的準確度,仍具爭議。

 

簡化版的MDRD(Simplified MDRD)公式,eGFR=186.3×血清肌酸酐-1.154×年齡-0.203×(0.742假如是女性)×(1.212 假如是黑人)。其中已經將年齡、性別列入考慮,會比單單用肌酸酐值來判斷腎功能來的準確,但MDRD-S對正常腎功能患者,仍可能發生誤差,因此,利用 MDRD來判斷腎功能的好壞,仍然存有盲點。

 

除了MDRD公式以外,還有利用Cockcroft-Gault 公式計算(C-G公式),可在門診或一般人在家中自行換算即可,計算方式為【(140-年齡)x體重(公斤)】/【血清肌酸酐x 72】, (女性要再x 0.85),但其誤差率仍高。

 

若你認為以收集24小時尿液來估算腎臟每分鐘的過濾量,會比MDRD或Cockcroft-Gault 公式來得準確,那麼就大錯特錯,因為你必須準確收集24小時尿液,而且血中及尿液肌酸酐檢驗會有誤差,不見得比其他公式估算更值得信賴。

 

因此,絕對不能只單靠血清肌酸酐或腎絲球過濾率的數據來判定腎功能正常與否,應再參考尿液檢驗及病史,相互印證,才不會發生錯誤。

 

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依腎功能可分為五期

 

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的腎臟病療效與品質研發組織建議將慢性腎臟病(CKD, Chronic Kidney Disease)分為五期,如下:

 

慢性腎臟病的分期(CKD Stage)

Stage Ⅰ:        腎絲球過濾率GFR≧90ml/min/1.73 m2 腎功能正常微蛋白尿

Stage Ⅱ:        腎絲球過濾率GFR 60-89ml/min/1.73 m2輕度慢性腎衰竭

Stage Ⅲa:      腎絲球過濾率GFR 45-59.9ml/min/1.73 m2中度慢性腎衰竭

Stage Ⅲb:      腎絲球過濾率GFR 30-45ml/min/1.73 m2中度慢性腎衰竭

Stage Ⅳ:        腎絲球過濾率 GFR 15-29.9ml/min/1.73 m2重度慢性腎衰竭

Stage Ⅴ:        腎絲球過濾率GFR <15ml/min/1.73 m2末期慢性腎衰竭

利用不同公式,也會有分期上的差異,但不必太過在意,重要的是要瞭解自己是否已患有慢性腎臟病,再來接受腎臟專科診療和追蹤。

 

隨著年齡增長,腎功能也會逐漸退化

 

依據Wesson於1969年發表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人類腎功能在30到40歲之後就逐漸降低,但為何血清肌酸酐濃度並未上升?主要是如以上討論 過,老年人他們的肌肉已有萎縮的現象,而排除肌酸酐的腎功能也剛好同量降低,造成血清肌酸酐濃度無法真實反映腎功能,因此只要是老年人,都必須更注重腎臟 保養。

多重因素造就洗腎王國

根據美國腎臟病登錄協會《末期腎臟病 2005 年年報》,台灣 2002 年洗腎病人的發生率達每百萬人 384 人,勝美超日,已是世界第一。 但何以腎臟病成為台灣的國病?眾說紛紜,但我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絕非單一因素能完全解釋,還需政府和醫療界合作,才能夠揭開謎底,但仍然可以從一些 資料得到可能的答案,我願意在此和各位讀者分享我的看法。

 

根據榮總楊五常醫師在2008年發表於國際刊物《腎臟、透析、移植》,可以發現自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洗腎人口就以三級跳的速度向上攀升, 其中又以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最為明顯,其實全民健保使得大多數的患者不必考慮經濟上的壓力,接受度大為提高。而老年化的人口結構,不但造成慢性腎臟病增 加,也使得和腎臟病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也大幅度增加,自然將來洗腎人口也隨之增加。因此,老年化的人口結構應是元兇之一。

 

另外國家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許志成發表在《美國腎臟病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 》的研究發現,台灣高達 9 成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罹患腎病,不知尋求適當的醫療途徑,也不會改變生活形態和飲食,一旦有症狀時,都已經為時已晚。實際上,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 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患者,知道自己罹病者少,願意按時服藥控制者更少。

 

其他如中草藥、重金屬中毒、不當藥物使用等等,都有人提及,但都需有進一步流行病調查,才能窺其全貌,限於篇幅,不再詳述,只希望本文能喚起讀者重視,為自己腎臟健康把關,才是最大的幸福。

 

 

作者:臺安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 甘耀東
出處:臺安醫訊第171期

 

http://www.tahsda.org.tw/newsletters/?p=1227#.VAPUAaNdBwk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臺安醫院 腎臟 甘耀東
    全站熱搜

    yihui5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