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逼阿根廷還債得不償失

2014年9月24日 向駿

債務

美國當年背叛阿根廷實為「華盛頓共識」在拉美式微的導火線,此番如硬逼阿根廷還債其拉美後院恐將完全失守。economist.com資料圖片。 

 

2012年美國聯邦法院判決阿根廷必須償還國際投資人13.3億美元債券,今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拒絕了阿根廷政府的上訴,維持聯邦法院先前的判決。7月30日阿根廷政府與國際投資人談判破裂後,阿根廷再次成為主權債務違約者。

但8月7日阿根廷政府向海牙國際法院控訴美國「侵犯阿根廷主權豁免」。《經濟學人》駐阿根廷前特派員、目前擔任《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主筆的羅生亥客(Dan Rosenheck)認為,「是華府,而非布宜諾艾利斯,最有能力解決此一財政僵局。」以下從國際法、美拉關係和國際政治三層面探討其影響。

國際法:惡債不繼承

惡債(odious debt)乃國際法上的一種學說,主要源自國際法專家如亞歷山大·內厄敏·薩克(Alexander Nahum Sack)教授。加拿大國際永續發展法中心的傑夫·金(Jeff King)教授參酌、綜合各家學說將「惡債」定義如下:「指債權人知悉違背國家人民之利益且未經其同意所約定之債務。」

美國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後,「惡債不繼承」學說適用之可能性再度引起法學界熱烈討論。薩達姆政權統治伊拉克長達20餘年,截至2003年為止,伊拉克之外債 高達1200億美元以上。許多貸款成為支持海珊高壓統治之幫兇,除用於支應鎮壓本國人民之國家員警、軍隊外,甚至可能包括購買屠殺庫德族人之生化武器,以 及維持海珊家族之奢華生活。海珊政權遭推翻後,許多人士主張其政權以國家名義借來之外債為「惡債」,伊拉克新政權得不予繼承。

至於阿根廷,長期以來一直是國際金融市場不受歡迎的債務人,其財政危機可追溯到上個世紀的軍政府。據統計,1976年軍政府上台時的外債僅70億美 元,到1983年軍政府垮臺時陡增至450億美元,繼任的文人政府只得以發行公債因應。但當政府無力償還年復一年濫借累積的債務時,阿根廷最後竟無視信用 破產的風險逕自宣佈債券無效,因此對國家財政造成難以彌補的負面影響。阿根廷債券談判也因此被《金融時報》稱為「史上最浪費的債務重整案例。」美國如在國 際法庭無視「惡債不繼承」的存在,等於間接承認前軍政府的合法性。

 

debt1

 

美國後院恐將失守

此案連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都認為爭議太大,「必須找到更好的出路」。阿根廷上一次的國際金融危機發生於2001年底,前總統德拉魯(Fernando De la Rúa)宣佈停止償還總計950億美元的到期外債,阿國因此陷入史上最嚴重的「倒債」危機,曾於兩周內出現五位元總統的紀錄。當時華府對阿根廷更是落井下 石,美國前財政部長歐尼爾(Paul O’Neill)毫不掩飾表達他對紓困計畫的嫌惡,國際貨幣基金第二號人物克魯格(Anne Krueger)甚至認為阿根廷應宣佈破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裡茲(Joseph E. Stiglitz)曾謂,「1990年代,阿根廷被標舉為拉丁美洲的經濟奇蹟,也被視為市場經濟基本教義派在南半球的重大勝利。數年之久,阿根廷的成長數 字看來簡直令人激賞。但就和美國一樣,阿根廷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舉債來支持自己的高消費率,但這樣的高消費不可能長久。」終於,2001年12月,阿根廷 的債務完全失控,經濟也一夕崩解。

繼任的總統柯什納爾(Néstor Carlos Kirchner)能在全國政壇崛起相當程度得利於該次危機,為了爭取恢復經濟運作的喘息機會,阿根廷政府於2005年和2010年兩次對違約債務進行重 組,約92%的債權人接受重組方案。美國當年背叛阿根廷實為「華盛頓共識」在拉美式微的導火線,此番如硬逼阿根廷還債其拉美後院恐將完全失守。

中阿戰略關係將提升

就國際經濟層面言,本案將加大未來主權債務重整的難度。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可視為拒不參加重組「堅持派」債權人的勝利,而最大的獲利者為操縱對沖基 金的億萬富翁保羅·辛格(Paul Singer)。2001年阿根廷違約後,93%的債券持有者接受了減記,此番堅不讓步的債權人若獲得全額支付,勢必增加其他主權債務重整的難度。

對美國更直接的影響是,本案將提供中國加強和阿根廷「戰略夥伴關係」的絕佳機會。今年適逢中、阿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剛於7月18至21日對阿根廷進行國是訪問,雙方共同發表了「中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目前阿根廷是中國在拉美第五大貿 易夥伴,中國是阿根廷全球第二大貿易夥伴和主要投資來源國,2013年中阿雙邊貿易額達148億美元。

再者,自2002年起柯什納爾和費南德斯夫妻二人輪流執政12年來,阿根廷在外交上屬反美派,和習近平7月出訪的另兩個左派國家委內瑞拉和古巴走的 較近,而這兩個國家正是「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得於2010年成立的主要推手。習近平此次出訪主要目的即在推進中拉全面合作關係,並宣 佈建立由「中國—拉美共同體論壇」正式啟動合作進程,該論壇將於明年在北京舉行首屆部長級會議。

去年11月18日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在美洲國家組織(OAS)宣示「門羅主義時代已結束」。近來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家領導人相繼出訪拉美,似乎正在揭開「後門羅主義時代」的序幕,美國如在本案對阿根廷苦苦相逼勢將加速「後門羅主義時代」的到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根廷 美國
    全站熱搜

    yihui5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